近日,《四川日报》农村版的《四川农村日报》聚焦报道四川省供销农资集团春耕农资保供、天府粮仓集团建设工作。
3月20日,《四川农村日报》要闻第二版,聚焦报道“保障农资供应,省农资集团累计调运化肥100万吨以上”。
春耕生产正火热,我省农资供应保障情况如何?记者日前从省农资集团获悉,作为农资供应主力军,省农资集团自去年11月进入春耕备耕期以来,已累计向川内调运化肥100万吨以上,农资供应量约占全省总供应量的55%以上,保障了春耕期间农资价格稳定。
“根据全省农作物分布及春耕生产需求情况,我们设置了总库容近50万吨的化肥仓库29个,并布局了6个区域综合为农服务中心、177家中心乡镇旗舰店和4700多个基层网点,农资保供服务遍及全省21个市州。在满足省内外农资入库需求的同时,有效覆盖粮食主产区,全面贯通了农资储备保供网络体系。”省农资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。
据了解,聚焦不同地区土壤特性、农作物营养需求和肥药精准高效利用等关键指标,省农资集团坚持绿色农资品牌研发创新,与多家科研创新企业携手共建,自主研发推出多款有机肥、特肥产品,已发展川内用户1300余户、川外400余户,复购率超过70%。
“我们以‘土壤、作物、技术服务’为核心,组建了一支年纪轻、专业强、服务优的400余人农技服务团队,在眉山、宜宾、西昌、蒲江、邛崃、龙泉驿等地,围绕当地的柑橘、葡萄、水蜜桃、猕猴桃、番茄、辣椒、小白菜等作物,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服务,提供肥药一体化解决方案,并通过建设示范田,将效果展示到农户‘家门口’。”该负责人介绍,从去年11月以来,已持续开展种植户农技培训交流指导活动500多场,建设示范田600多块,惠及农户超3万人次。
3月19日,《四川农村日报》头版头条,聚焦报道“天府粮仓集团怎么建?聚焦农业社会化服务谋划布局”。
从去年6月的组建,再到3月18日的推介,四川省天府粮仓建设发展集团(以下简称“天府粮仓集团”)正式走进大众视野。
天府粮仓集团怎么建?在 3 月 18 日举行的天府粮仓集团工作座谈会上,集团董事长王华平介绍,天府粮仓集团将加快推进“1+ 5+N”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,以高标准农田“建、管、运、服、销”一体化为重点,为全省农业生产社会化提供样板示范。同时,集团还可提供“耕、种、防、收、烘、储、销”全流程托管,以模块化开展半托管等定制化服务。按照“小总部、大集团”的运行模式,天府粮仓集团将与市、县供销社以及当地优质农业经营主体等开展多种方式的联合合作。
据介绍,四川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,也是西部地区唯一的粮食主产区。但全省耕地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区域,种粮成本较高、耕种面积分散,因此,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已迫在眉睫。天府粮仓集团应运而生。该集团是四川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聚焦为农服务主业、优化资源配置、全力建设服务新时代更高水平“天府粮仓”的省级示范抓手。
天府粮仓集团将建设综合为农服务中心(库点)作为重要载体。按照发展规划,集团将在未来5年内,新建综合为农服务中心,全面植入“农资储备体系、经营服务体系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”三大功能,实现“肥、种、药”等主要农资产品一站式供应和指导。王华平介绍,宜宾、内江、广元等地都将以市为单位,建设综合为农服务中心,提升区域辐射能力。
打造30万吨高品质复合肥和10万吨新特肥工业化生产自主平台、推进天府粮仓种子包衣及林木保护制剂研发生产基地建设、启动天府粮仓省级科创园区建设……助力全省供销系统“科—工—贸”支撑体系建设,集团正在谋划、布局一大批优质项目。“今年,力争12个优质项目落地!”王华平说。
目前,天府粮仓集团创新实施了定制合作模式、联合社有力量、吸引社会主体参与三大发展路径。
按照规划,3年内,天府粮仓集团农业社会化服务业务覆盖全省80%以上的主要农业发展区域;5年内,集团农业社会化服务每年将达1000万亩。王华平表示,将发扬专业的精神、采取专门的措施、保持专注的定力,建设好、经营好、管理好集团,真正将企业打造成服务“天府粮仓”建设的农服平台。
责任编辑: 周钰